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新书 | 《中国文化艺术国际影响力年度报告(2018)》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9-01-18 [来源]: [浏览次数]:

丛书简介

     《中国文化“走出去”研究报告》丛书将书写中华文化与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交融发展的历史,将积累在这个崭新伟大的事业中的点点滴滴的进步,将记载因向外部世界传播,中华文化的精神不断变革发展的历程,将见证中国文化产业在世界的发展与壮大,将总结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的历史过程。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话语权决定主动权。通过不断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让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

书目简介

     《中国文化艺术国际影响力年度报告(2018)》系《中国文化“走出去”研究报告》丛书之一,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和北京外国语大学比较文明与人文交流高等研究院领导,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承担并组织编写。在全球化时代,不同国家、地域、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合作日益重要。近年来,我国文化“走出去”在理论体系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活动实践提质增效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本书着重研究了近年来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总体态势及其国际影响力,在“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合作、优秀传统文化国际影响力、数字文化艺术“走出去”现状、中国文化艺术海外受众等方面均做出了专题报告,并给出了相关案例研究,最后收录了相关专题研究论文。


目录

第一编 总报告

第一章 中国文化艺术国际影响力总论

第一节 近年来中国文化“走出去”总体态势
第二节 文化部、31个省(区、市)推动文化“走出去”概况

第三节 中国文化艺术国际影响力评估

第四节 增强中国文化艺术国际影响力的思考与建议
第二编 专题报告

第二章 “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合作研究

第一节 “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与合作总体进展
第二节 “一带一路”双边文化交流合作概况
第三节 我国政府主导的“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品牌
第四节 “一带一路”文化交流的机遇、挑战与建议

第三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影响力研究

第一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现状
第二节 “欢乐春节”: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全球性展示平台

第三节 文化“走出去”的区域样本—河南中原文化“走出去”观察

第四章 数字文化艺术“走出去”研究

第一节 数字文化艺术“走出去”现状

第二节 数字文化产业“走出去”的机遇

第三节 加快数字文化产业“走出去”的建议

第五章 中国文化艺术海外受众研究

第一节 外国政要接受度观察

第二节 海外青少年群体接受度观察

第三节 思考与建议

第三编 案例研究

第六章 中国对外演出公司案例研究

第一节 中演公司主要对外文化项目及其影响力

第二节 中演公司重点项目案例

第三节 启示与发现

第七章 海外中国文化中心案例研究

第一节 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发展建设概况

第二节 海外中国文化中心运营分析

第三节 来自马耳他中国文化中心的可借鉴经验

第四节 启示与建议

第八章 国家艺术基金资助“走出去”项目研究

第一节 配合外交大局,展示中华艺术实力

第二节 从“走出去”到“走进去”

第三节 美美与共,彰显“中国故事”的丰富性
第四节 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第五节 开展海外实训,培养国际化人才
第九章 中国舞蹈“走出去”研究
第一节 中国舞蹈“走出去”主体情况
第二节 中国舞蹈“走出去”的方式路径
第三节 中国舞蹈“走出去”案例

第四节 思考与建议
附录

一 近年来文化“走出去”相关政策文件目录
二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
三 《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

四 中国文化“走出去”研究论文存目


正文选读

(第二编 第三章 第三讲 文化走出去的区域样本 节选)

河南中原文化“走出去”观察

——中原文化“走出去”的基本模式与途径

      随着文化交流项目年均人次和数量大幅度增长,河南为文化交流做出了积极贡献,中原文化的风采在五洲四海飞扬。经过多年探索,中原文化在文化“走出去”方面形成了以对外文化交流为主、对外文化宣传与文化服务贸易为辅,多层次、多渠道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

(一)积极开展中原文化“走出去”活动

      河南省积极推动中原文化“走出去”,大力实施“河南艺术精品海外行”,如“旧金山河南文化经贸周”“中原文化澳洲行”“中原文化宝岛行等一系列活动,先后组织《风中少林》《程婴救孤》《木兰诗篇》《风情河之南》《云水洛神》等优秀剧目赴美国、法国、奥地利、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演出,与英国联合创作的舞剧《空间》在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巡演数百场,组派少林功夫团赴法国、奥地利联合国总部,为世界各国外交官专场演出等。

(二)参与“欢乐春节”等国家品牌活动

      2017年春节期间,河南派出300多人的庞大团队,奔赴21个国家和地区展示中原魅力;《功夫诗·九卷》先后到哥伦比亚、菲律宾参加中哥中非旅游年开幕式,掀起一股中原风;13个大型文物外展在瑞典、法国意大利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向世人展现厚重中原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通过开展“欢乐春节”活动,中原文化品牌变得更加闪亮。

(三)打造中原文化品牌产品

      濮阳杂技、登封少林武术、郑州动漫等一批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打出了河南文化软实力的品牌。郑州歌舞剧院创排的舞剧《风中少林》就是中原文化“走出去”的一张名片。该剧用舞蹈与武术的结合讲述了一个融爱情、禅武、修炼、复仇于一体的故事。这部舞剧以被世界不同文化所理解和敬重的中原少林禅武为内核,将传统规范的阳刚武术与浪漫自由的柔美舞蹈结合起来,看过的人,无不被其中所蕴含的地域文化特色和强烈的艺术震撼力所打动。《风中少林》的地域文化特质、民族文化品质、世界观赏价值,最终成就了它的市场潜质。当年,美国蓝马克娱乐集团正是看中了这点,才决定让它打入国际市场。除了蓝马克的签约之外,德国MCG公司也多次洽谈赴欧演出事宜,日本中华艺能公司不仅对演出感兴趣,更有意共同开发动漫和游戏软件。

      传统戏剧《程婴救孤》自2002年搬上豫剧舞台以来,已在国际国内演出1400余场,成功出访了法国、美国、意大利等20多个国家与地区。2016年10月18日,百余名美国明星盛装来到美国电影奥斯卡奖颁奖剧场杜比大剧院,欣赏这部来自河南的传统戏剧《程婴救孤》。这是杜比大剧院首次上演中国戏剧作品。11月3日,河南省豫剧院收到了一封来自我国驻洛杉矶总领馆的表扬信:“河南省豫剧院《程婴救孤》演出团于2016年10月访问美国,10月18日在洛杉矶杜比剧院演出,获得美国主流观众的热烈欢迎和媒体的好评。”此次演出是中国传统戏曲走进好莱坞最高档次剧院的一次有益尝试。值得一提的是,该剧出彩的表现引起了美国“土星奖”评委会的关注,评委会邀请《程婴救孤》参加“土星奖”戏剧单元的角逐。“土星关奖”始于1972年,这是中国戏剧作品首次入围此奖项。

(四)借“一带一路”传播中原文化

      “一带一路”倡议的丰富内涵及深远意义,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现代文化的创新带来了巨大发展机遇。地处中原,河南不是一个旁观者,是积极融人“一带一”设的参与者。打好“文化牌”,成为中原地区融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路径。如河南省“洛阳·丝绸之路与大运河交汇的城市”展览亮相巴黎,与丝绸之路相关的洛阳文化创意产品,在巴黎当地引起了强烈反响。2017年,南阳社旗县创作的越调历史剧《汉桑情》登上马来西亚国际关公文化节的舞台,这是河南省地方文化产品走出国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一个缩影。

(五)做强中原文化对外贸易

      河南省有近10家文化企业走出国门,在美国加拿大、德国等国家进行投资,全省有8家企业和3个文化项目先后进入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及重点项目目录。2017年前7个月,河南省文化产品出口额为8139万美元(不含文化服务出口),同比增长82.86%。

      河南先后命名了四批文化产品出口示范基地,在政策激励下,越来越多的文化产品和文化企业“走出去”。为加快文化“走出去”的步伐,“十三五”期间,河南省将在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发展载体上持续发力,如争取郑州市成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试点城市,继续支持南阳市创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等。同时,以国家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为契机,河南省将对大运河沿线历史文化名镇和传统村落加大保护开发力度,对外打包推介。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整合各类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推动杂技、武术、影视、戏剧、工艺品等文化产品和服务对外输出,积极参加国内外的文化产业交易活动,不断增强中原文化产业在国际国内的影响力。


编者简介

主编 叶飞,供职于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任中国文化报社编委、采访中心主任。兼任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常务理事。北京外国语大学比较文明与人文交流高等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出版著作有《中国文化艺术“走出去”研究》《“一带一路”言论集》等,参与编著《金色记忆新中国早期文化交流口述记录》等。

副主编 徐蕴峰,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要参》新媒体运营主管、国声智库执行主任,兼任“一带一路”文化传播与经济发展课题组秘书长、中国商业史学会副会长。研究方向为传媒与智库、文化软实力、文化创意产业、“一带一路”案例项目。“丝路文库”总策划,编著有《“一带一路”言论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