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2日晚,由比较文明与人文交流高等研究院主办的“从价值源头看国学的当代价值”讲座,在北外国际大厦417教室成功举办。本次讲座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比较文明与人文交流高等研究院院长张西平教授开场主持。主讲人是现兼任教育部佛教与宗教学研究基地研究员,中央民族大学客座教授,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普及委员会主任,中国实学研究会的副会长张践。讲座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基督教是西方社会的价值源头、当代中国因价值缺失导致道德混乱、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价值意义。
讲座开始,张教授首先以西方为例,指出基督教是西方社会的价值源头,在西方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是西方民主政治的重要支柱。西方注重保障人权,大多数人相信这些权利是神赋予的,与基督教息息相关。此外,宗教改革运动也从另一个角度强化了平等、自由、人权、契约的观念,成为西方民主政治的一个来源。建立于基督教信仰之上的宗教伦理,是西方世界维持社会平稳、均衡的重要因素,而且这种宗教伦理还得到一系列的宗教组织、活动、仪式、戒律的强化,使得基督教成为西方社会价值的源头。
其次,针对现代中国社会生活中诚信缺失的问题,张教授指出中华民族自身价值的缺失是导致这种道德混乱现象的最重要因素。中国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学习西方,进行西化,殊不知西方的价值观念植根于他们的基督教文化并受其制约,但是中国却没有普遍的基督教信仰,因此那些“造物主”赋予的平等、自由权利,就成了无边疯长的野草肆意泛滥,对中国的文化生态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新文化运动以来我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持续否定和批判,大大伤害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使中华民族在现代化过程中出现文化、价值、精神的全面失落。当代社会出现的道德危机根本之处不是由于人们不知道应有的道德规范,而在于人们不认为必须执行这些道德规范。
随后,张教授指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以儒学为主体的传统价值观念,植根于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宗法家族社会,这种基于宗法文化、家国一体的中华价值对于现代中国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最后,张教授根据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成果总结道,任何外来的思想都需要与中国社会、文化相结合,才能够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开花,结出丰硕的成果。马克思主义的伦理学说,一定要建立在中华文化的本位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