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术交流 >> 正文

《中外人文交流年鉴(2018)》编写工作部署会议顺利召开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9-01-08 [来源]: [浏览次数]:

为全面落实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的工作要求,尽早启动年鉴编制工作,经过前期认真准备和调研,北京外国语大学比较文明与人文交流高等研究院于2019年1月3日(周四)下午3点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东院行政楼507会议室召开了《中外人文交流年鉴(2018)》编写工作部署会议。本次会议得到了我校各相关院系领导和老师的大力支持,来自英语学院、法语学院、欧语学院、亚非学院、国际关系学院等40余人参加本次会议。

北京外国语大学孙有中副校长,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杜柯伟主任、夏娟副主任,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机制工作二处陈滔伟处长、机制工作二处范羽佳,北京外国语大学比较文明与人文交流高等研究院院长张西平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综合改革办公室主任张朝意教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朱新梅老师、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总干事张洪波老师、文化部《中国文化报》记者宋佳烜女士以及参与年鉴撰写的各编写团队负责人及代表参加会议。本次会议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比较文明与人文交流高等研究院院长张西平教授主持。

会议伊始,孙有中副校长首先对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的鼎力支持和认可表示感谢,同时表示学校将对此项目提供大力支持,他鼓励北外各院系积极参与到《中外人文交流年鉴(2018)》编写工作中来,并预祝项目取得圆满成功。

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杜柯伟主任首先对《年鉴》编写的重大意义进行了重要说明,同时对项目开展的基本要求作出了重要指示,他相信,北外可以依托其语言上的巨大优势和国际化的平台圆满完成此项目。同时,杜主任提出了几点希望,希望项目组各负责人和成员能高度重视,统一思想,按时完成工作任务,并积极谋划未来,建立长效机制,圆满完成《中外人文交流年鉴(2018)》的编写工作。

北京外国语大学综合改革办公室主任张朝意教授汇报了《中外人文交流年鉴(2018)》的前期准备、编写方案、写作团队、目前进度等情况,对编写原则、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说明。她指出,此次《年鉴》编写工作史无前例,意义重大,希望各位编写成员精诚合作,共同完成这一艰巨而又光荣的任务。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管永前副教授汇报了《中外人文交流年鉴(2018)》的写作大纲和编写凡例。各国别(区域组织)、行业编写团队负责人也就《年鉴》编写相关事宜进行了讨论发言,共同为年鉴的下一步写作奠定基础。

最后,张西平教授指出,人文交流是我国对外合作的三大支柱之一,同政治互信、经贸合作一道,构成中国开展对外合作交往的三大支柱。受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委托,北京外国语大学将负责组织编写《中外人文交流年鉴(2018)》。这是我国首次编写《中外人文交流年鉴》,也是我校首次承担此类任务。这项工作对于我们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外人文交流规律,真实记录中外人文交流发展状况,服务国家改革发展和对外战略,更好地发挥中外人文交流在党和国家对外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同时,这次编写工作也是我校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和比较文明与人文交流高等研究院国家智库项目的重要工作。

(比较文明与人文交流高等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