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术交流 >> 正文

台湾大学历史系古伟瀛教授的讲座在我校成功举行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8-10-16 [来源]: [浏览次数]:

2018年10月15日晚上七点三十分,来自台湾大学历史系的古伟瀛教授在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222室,为来自全校各个专业的师生举办了一场题为“语(译)文与中西文化交流”的学术讲座。

古伟瀛教授首先从当前中西文化交流研究中所存在的翻译问题入手,进入此次讲座的主题,即如何理解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的翻译问题。古教授认为,翻译问题的出现,始自传教士入华,他们需要用中文铸造新的名词,比如他们对“Deus”(上帝)、“Maria”(圣母玛利亚)、“Jesus”(耶稣),甚至是“堂”(Church)的中文语词的选择,是历史塑造的一个过程,体现了翻译过程中的中西文化交流。

在以历史的角度介绍了翻译问题之后,古教授也指出了“教会史著作中所存在的‘译文’”问题。它们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类:外国学者和名字的翻译问题、因疏忽而造成的翻译问题、因缺乏天主教知识而造成的翻译问题。此外,古伟瀛教授也对西方学者因为不熟知中文而造成的翻译事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批评意见。

古伟瀛教授的报告深入浅出,以清晰的思路为在座的各位同学讲述了这段翻译的历史,并介绍了如何使用原始资料和档案解决问题的心得体会。

讲座结束之后,参加此次讲座的同学还就自己的疑问和感想,与古教授作了愉快而真诚的交流。